成都鑫金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汝剑出席亚洲能源与电气工程研讨会,建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5年3月31日,成都——在第七届亚洲能源与电气工程研讨会(AEEES 2025)闭幕之际,成都鑫金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汝剑作为四川电力工程企业代表,于会议“电力系统转型与区域实践”分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分享成都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并提出“韧性电网”“绿色施工”协同发展的行业路径,引发与会专家共鸣。
何汝剑在演讲中指出,当前城市电力系统面临三重挑战:
一是负荷激增与设备老化矛盾凸显。以公司承接的“成功悦城12000KVA增容工程”“锦和名邸配电工程”为例,商业综合体用电需求年均增速超15%,但部分城区变电站设备服役超20年,亟需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带载能力。
二是新能源接入倒逼技术革新。他援引“特赛尔新能源高桥1250KVA箱变调试项目”经验,强调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并网引发电压波动问题,需推广具备主动调节功能的智能变电站。
三是极端天气考验应急体系。“成都电网抢修响应需压缩至30分钟内”,他提出构建“数字孪生+无人机巡检”的灾害预警模型,并展示公司自主研发的便携式变电所试验仪器在龙潭E线迁改工程中的实战应用。
针对以上挑战,何汝剑基于多年行业经验,也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是智能施工体系:依托继电保护整定校验设备、10KV变电所试验仪器等核心装备(公司拥有相关设备5台套),实现对变电站施工误差的毫米级控制,显著降低后期运维成本。
二是绿色电力场景落地:呼吁行业联合开发“光储充一体化”模块,并透露公司正参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备用电源改造,探索医疗机构的“零碳应急供电”范式。
三是区域协同机制:建议建立成渝电网互联互通标准库,共享设备参数与故障数据库,提升跨区域调度效率。
何汝剑的发言引发国际学者高度关注。澳大利亚电力市场运营机构Dean Sharafi教授在会后交流中表示,成都的农网改造与市政电力迁改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城市电网升级提供了模板”。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真源特别指出,鑫金牛在“成达大厦电梯电气改造”中应用的柔性配电技术,与学界倡导的“动态可重构储能”方向高度契合。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电力工程企业正从单一施工方转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鑫金牛凭借扎实的项目积淀(年均完成30余项重点工程)和前瞻性技术投入,其“安全为本、数字赋能”的发展路径,为中小型工程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范本。(文/韩悦阳)